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思政课教学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11月12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赴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禹城治沙改碱纪念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汲取奋进实干的精神力量。
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于延春站长带领教师们参观了水面蒸发场、养分平衡试验场、碳通量观测场和地下水-农田生态系统关键过程模拟装置(GAS)等主要长期观测研究场地,介绍了农田生态系统水分运移和管理、土壤中大量养分与作物生长的关系以及区域地表水蒸发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等,让教师们直观感受实时监测土壤水盐动态的技术创新。座谈会上,于延春站长对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的建站历史、发展历程、工作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随后,全体人员来到禹城治沙改碱纪念馆,教师们通过参观图文史料、实物展陈与场景复原,系统回顾了禹城人民半个多世纪以来战风沙、斗盐碱的奋斗历程,深刻体会治沙过程中涌现出的黄淮海精神。从过去的“一片三洼”到今日的地肥水美,50余载改碱治沙的光辉历程充分诠释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真理,展示了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禹城广大干部群众“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治沙精神。


从科研一线的创新实践到奋斗史诗的精神洗礼,此次“行走”学习让教师们切实触摸到科技兴农的硬核力量,感受到攻坚克难的精神伟力,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充沛的 “源头活水”。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把此次所学所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持续深耕思政教育实践,让思政课真正扎根现实土壤,让理论讲解更具温度、更接地气,引导学生在实践感知与历史回望中深刻感悟真理力量,筑牢新征程信仰之基。